“无忧”是一种生活
“幸福”是一种感受
之所以岁月无忧
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
之所以幸福满“格”
是因为大家守望相助
龙泉驿区大面街道卧龙社区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经济总部港以北,属于龙泉主城片区,是典型的城市新区城镇社区。辖区内共6个商住小区,总户数15716户,常住人口32260(第七次全国普查数据),居民小组22个,党员263人。社区居民以外地购房人员为主,居民结构差异大,社区异质性严重。
长期以来社区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
如何破解社区人员异质性?
如何激活居民参与积极性?
如何构建社区利益共同体?
近年来,龙泉驿区大面街道卧龙社区立足于幸福美好公园社区的理念,坚持党建引领,以多样性群体的共同性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商业住宅小区的治理模式。
龙泉驿区大面街道卧龙社区所属小区以“刚需盘”为主,中青年群体居多,大多为上班族,居民和居民之间长期缺乏互动和交流的渠道,导致居民之间关系淡漠。
社区以居民的共同需求出发,将视角聚焦到儿童,以儿童为导向,构建“卧龙社区乐享书语小屋”,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吸引儿童参加,以儿童作为纽带带动家长参加,实现居民和居民对话。
目前乐享书语小屋已经开展200期,涵盖亲子阅读、户外活动、手工剪纸、读书借阅等十余项活动,吸引3000人次参与,成为了中小学生社会志愿实践基地。
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居民们开始自发自主的参与到“卧龙社区乐享书语小屋”志愿服务当中来。为了给大家带更好的服务,在党员的引领下,在社会组织的支持下,社区建立了一支以未成年人和妈妈们为主的自组织队伍。
队员们通过对过往活动的总结、反思,探索出了“轮值志愿者模式”,即通过居民自行运营来开展“卧龙社区乐享书语小屋”活动,并确定了志愿服务的岗位包括轮值长、故事官、照相馆、欢迎官、借阅官、图文官,明确了志愿者的职责,尤其是轮值长需要发布活动预告、招募当周志愿者、讲故事、延伸包括童谣和手工在内的活动形式。
目前,除四川师范大学织翼志愿者外,社区还出现了“棋棋妈妈”“心成妈妈”“小石头爷爷”等人的身影。80余名志愿者的涌现,推动了每一期读书会的顺利开展和丰富多彩。
社区居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温暖且有意义的周末,参与的人员也有了熟悉的面孔,共谋划策把小屋建设得更好。在社区的引导下,前来小屋的居民也将关注的视角逐渐扩大到小区、社区,愿意站出来作为居民骨干建设社区这个大家庭。
在“卧龙社区乐享书语小屋”这个平台上,社区网格员定期收集居民社情民意,联合居民骨干讨论小区目前的问题,鼓励他们贡献自己的力量、共享自己的资源。“邻里互助会”、志愿者队伍“小龙帮帮团”、“世茂排球队”、宝妈团、读书汇合等自组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组建并发挥作用。
同时,社区还引进弦隐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鹏英文化艺术培训学校、成都书语公益服务中心这三家社会企业和公益性组织,实现了以多元力量助力微网实格,探索了“微网格+居民骨干+社会力量”的治理模式,实现了网格引领,居民助力,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破题了小区微网实格能力有限,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目前,已经形成了“1名一般网格员+N名微网格员+N名志愿者”的微网实格治理队伍600余人,化解矛盾和回应需求共260余件,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网格员们以熠熠生辉的
点滴力量
汇聚成守护社区居民的
星辰大海
让居民生活幸福满“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