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一个在成都平原,一个在雪域高原,相距780公里,龙泉驿对甘孜县的深情厚谊跨越了万水千山。去年7月,龙泉驿区第七批对口支援工作队(以下简称“龙泉驿区对口支援工作队”)接过对口支援的“接力棒”,来到甘孜这方土地挥洒汗水、发光发热,巍巍卓达拉山下讲述着他们的故事……
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立足长远作出的战略部署。多年来,龙泉驿区委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连续派出七批次对口支援工作队,努力为甘孜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中展现“龙甘”携手奋进新作为。
龙泉驿区第六批对口支援干部人才总结暨第七批对口支援干部人才行前动员会
牢记区委的殷殷嘱托,龙泉驿区对口支援工作队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委统战部的牵头协调和龙甘两地各部门单位和民众大力支持下,立足前六批次对口支援工作队打下的坚实基础扎实工作。一年来,从援建项目、民生工程到文化交流,从产业协作到智力支援……一个个对口支援项目在高原落地,一项项饱含深情的爱心工程,见证着龙泉驿与甘孜县血脉相连的真挚情感,推动着雪域甘孜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有深度
系紧帮扶纽带共绘发展蓝图
当冰封的雪域渐渐有了绿意,新一年的工作也提上日程。今年3月初,龙泉驿区对口支援工作队经历数周昼夜伏案,完成了《2024—2027年龙泉驿区对口支援工作方案》。未来三年怎么干?这本“作战图”给出了清晰答案:围绕资源、平台、渠道做文章,全方位助推甘孜县康北中心、甘孜州副中心、川青藏三省结合部商贸物流和游客集散中心“三个中心”建设。
龙泉驿区对口支援甘孜县工作推进会
新一轮的对口支援,在于助推受援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去年,刚刚抵达甘孜县的龙泉驿区对口支援工作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基层、大调研。他们深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全队克服着从未经历过的恶劣气候环境的影响,用一个多月时间走遍全县21个乡镇,访民情、看产业,寻找能因地制宜推动甘孜发展的良招。
深入甘孜县乡镇调研产业发展情况
立足甘孜县区位条件和发展定位,龙泉驿区对口支援工作队先后组织中建西南设计院等专家团队,会同龙甘两地相关部门,深入21个乡镇、198个村(社区)和农牧民家庭,开展脱贫奔康后新一轮摸底调研,编制完善甘孜州副中心发展规划,并在县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甘孜县城市设计及概念规划》。
龙泉驿区-甘孜县两地工作交流会
美好未来跃然纸上、高质量发展画卷徐徐展开。而作为连接龙甘两地的纽带,龙泉驿区对口支援工作队进一步健全两地部门、龙泉驿区对口支援工作队三方精准对接、合力推动、联合监督项目实施制度,深化拓展结对共建和“万企兴万村”等活动,落实机关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全域结对,结成帮扶对子117对。200多项共建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共绘发展蓝图的力量在不断汇聚。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龙泉驿区投入125万元开展干部人才培养工程,选派12名教师、医疗、农牧专技人才赴帮扶地挂职锻炼,采取“传帮带”模式,发挥工作队队员专长、龙泉驿区教育“讲师团”、医卫“专家组”作用,传帮带本地干部68人,开展集中培训17次,培育甘孜县教医、农牧人才1888人次。通过专项人才培育项目,成功推广腔镜技术,本土医疗团队能独立完成阑尾炎等常见病、多发病的微创手术,人才的支撑作用得到进一步突显。
有力度
发挥资源优势共促产业振兴
把产业帮扶作为对口援建的关键举措,龙泉驿区对口支援工作队以援甘产业扶持资金作为“输血机器”,以产业增值收益打造“富民引擎”,以龙甘双向互动,推动甘孜县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罗布林孵化园开园
龙泉驿区对口支援工作队立足甘孜县“康北粮仓”资源禀赋,扎实做好产业帮扶的“土特产”文章,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投入帮扶资金675万元,支持甘孜县建设龙泉驿—甘孜乡村振兴产业园,积极引入中国农科院等科技力量推动园区“硬件”“软件”升级,搭建以牦牛产业集群为重点的乡村振兴农技、科技、招商综合服务平台。共建龙甘乡村振兴产业园,帮助建成高产青稞和高原马铃薯基地5万余亩、养殖基地和集体牧场90个,惠及甘孜县16个乡镇6万余人。
赴坤晟泽川农业科技(四川)有限公司洽谈零碳生态循环农业项目
赴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洽谈产学研合作
地处雪域高原的甘孜,受运输成本和发货周期影响,农牧产品销售受阻。龙泉驿区对口支援工作队从“痛点”入手,搭建甘孜“土特产”商贸平台,引进成都经开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罗布林手造孵化园,投运甘孜生态农副产品龙泉展销中心,组织县内龙头企业参加“四川农特产品杭州行”等产销对接活动,累计销售牦牛肉等农牧产品超千万元。
初夏时节,龙泉驿区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餐桌上出现了甘孜特产,青稞酥、高原土豆、牦牛肉产品……从龙泉驿“飞”向甘孜的自费订单,激发了当地农牧企业生产热情。今年“五一”期间,龙泉驿区对口支援工作队还联动有关部门开展甘孜农特产品促销帮扶和“龙泉造—甘孜行”惠民车展等系列活动,助销甘孜农特产品近30万元,实现车辆订单47辆、667万元。
格萨尔王城百村产业基地
大快朵颐的不仅是甘孜特产,还有“文化大餐”。前不久,一场以“藏韵悠长艺彩纷呈”为主题的甘孜非遗走进龙泉驿系列活动在龙泉驿全面开启,唤起更多人对圣洁甘孜的向往。在川藏北线甘孜县城边,特色鲜明、建造精美的格萨尔王城璀璨夺目,让甘孜的旅游形象声名远播。
“藏韵悠长艺彩纷呈”活动现场
依托甘孜丰富旅游资源,龙泉驿区对口支援工作队积极对接文旅企业入甘洽谈合作,协助建成4A级景区两个、格萨尔王城百村产业基地项目带动128个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1100万元。2024年上半年,吸引来甘游客达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亿元。
有温度
聚焦民生福祉共筑共富根基
甘孜县人民需要的,便是龙泉驿区竭尽全力要做的。龙泉驿区在对口支援甘孜工作中,始终把民生改善放在重要位置,加大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民生领域帮扶力度,在资金帮扶、人才援助等方面下大力气,为甘孜各族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程玲正在辅导“龙甘高中班”学生登真曲灯
聚焦甘孜县人民关注的教育问题,今年5月,龙甘共建教师赋能发展中心在甘孜落成,这也是甘孜州首个县级教师赋能发展中心挂牌运行。长期以来,龙泉驿区对口支援工作队深化龙甘教育“1231”共建模式,深化30所学校全域结对,实施智慧教育工程,优选7名优秀高中教师在甘孜县民族中学组建“龙甘高中班”进行全托管培养,助推2024年全县本科上线率达到48%、再创历史新高。
黄正辉实施首例“动静脉人工内瘘”手术
聚焦甘孜县人民关注的医疗问题,短短一年时间,龙泉驿区在甘孜创造了多项“首个”“率先”:2023年下半年率先建成投运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2024年上半年建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运用新技术、新项目80余项;建成投运甘孜州首个县级医院远程病理诊断中心,构建“甘孜-龙泉-华西”支撑体系,完成240余例远程病理诊断……龙泉驿区一批批医卫专家远赴甘孜开展“健康敲门”义诊行动,惠及群众4000余人。
聚焦甘孜县人民关注的就业问题,一年来,龙泉驿区对口支援工作队共同运营管理甘孜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建立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开展实用技能培训5期、培训学员148人,组织开展招聘会2场、整合岗位6000余个,帮助88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成功就业80余人,进一步激发了甘孜民众内生动力。
召开托底性帮扶工作推进会
只问初心,不问西东。一张张意气风发的笑脸,写满了龙泉驿援派干部对甘孜的无限热爱;一个个兢兢业业的身影,闪动着龙泉驿援派干部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
志合者,不以山河为远。龙甘两地人民携手并肩向前迈进,跨越山河的牵手必将更加紧密,相隔山河的情谊必将更加深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