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东安湖体育公园开幕,来自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名运动员共同见证了这一辉煌时刻。这次盛会,让成都和龙泉驿为世界各地所熟知。
大运会是全世界青年大学生的盛会,更是激发城市发展动能的盛事。大运会给我们留下的基础设施、城市配套等遗产,为龙泉驿的城市发展建设注入了新活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在成都大运会一周年之际,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去追“新”。
因大运而生的东安新城,是成都城市建设的“新标杆”。这一年,东安湖公园累计接待游客超1383万人次。功能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卫生间等110处配套设施新增落地;园区绿化、智慧设施设备、城市家具、遮阳等设施全面提升;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先后获得“全国十佳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国家体旅融合示范基地”“国家体育公园”“天府文化消费场景”“四川省幸福河湖”等称号。东安湖体育公园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大运会主体育场成为40个中国新地标之一。
这一年,成都大运会博物馆,先后两次收到国际大体联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艾瑞克·森超的藏品捐赠,2024年新征集实物藏品135件(套),目前共有实物藏品3243件(套),电子文件藏品80052件(套),累计参观人数超16.8万人,成为了成都与世界最出色的纽带。
这一年,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成都国际摄影周、中法体育日、中法生物多样性、知名书法展及美术展等大型活动;先后入驻城运中心、城市展示中心、中法合作馆等单位;多功能展厅和中法合作馆实现市场化运营,已成为龙泉驿区对外展示及艺术交流新中心。
这一年,东安新城综合运管中心开展试运营,东安湖大剧院加快招商投运,东安书院加快规划运营;东安湖路、活力路等3条主要道路开工建设,东西城市轴线、大运直联通道通勤更加便捷;成龙、成洛、车城大道等主干主线的改造提升,K6、K7快速公交的开通运营,城市运营更加高效。
这一年,大运“蓝”更加持续。大运会赛事期间,龙泉驿区实现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成都大运会基本实现全过程碳中和,成为西部地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体育赛事。全民参与、全民共建的绿色低碳生活成为了一种大运表达的新常态。
这一年,龙泉驿东安湖活力城片区全面布局文化、餐饮、体育、零售、旅游观光等业态,打造消费场景41个,累计招引46个社会经营主体落户片区,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1.2亿元,带动周边酒店住宿、餐饮美食、娱乐购物等行业持续增收。
这一年,龙湖东安天街开街,创新公园+商业的新型商业模式,300家优质品牌入驻,近40 家文创品牌齐聚,打造出了一座“东安湖畔轻质生活中心”。460米的超长街区展面,与东安湖、龙泉山共同构筑起了龙泉驿独特的城市景观带。
这一年,古籍保护沉浸式体验馆(溪峰竹语)、萬拾文化(花重别苑)、所渔·鳐游记(泽兰堂)、驿龙喧海鲜(曲水坊)等11个重点场景全面呈现。作为国内唯一的古籍保护沉浸式体验场所,东安湖古籍保护沉浸式体验馆致力于向公众展示厚重的“驿文化”,是体现龙泉驿区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是龙泉驿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更是东安湖公园的文化地标。
这一年,知北营地、银沙集市、星遇市集等30个补充场景交相辉映,消费场景逐渐完善。星遇市集作为安驿生活品牌系列打造的示范项目,位于东安湖体育公园西广场,集市融合了特色小吃、饮品、文创、应援体验等业态,坚持“听一场演唱会、赶一场集市、品一份特色美食”的宗旨,致力为前来观演的市民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已成功举办30余场。
这一年,华语青年作家颁奖典礼永久落地东安湖,成功举办东安湖首届灯会、“龙泉造”汽车展等活动230余场,累计吸引超200万人次参与。其中,东安湖首届灯会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20余家媒体关注报道,两度登上央视频道,累计曝光量达12.3亿人次。
这一年,东安湖文创雪糕、文创冰淇淋、文创水等爆款产品倍受青睐,桃花节系列文创产品、文创纪念币、文创书签、文创帆布袋等新品成功上市,形成了可触可感可带走的文创产品体系,“文驿生活”IP初显成效。
这一年,东安湖国际研学中心持续开发体育青训、航天航空等7大特色主题研学课程,开发精品研学路线15条,举办“体育+”主题研学课程65场次,吸引1.4万人次参加,全业全域全场景研学旅行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这一年,健身活动、休闲运动更加丰富。龙泉驿先后承办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18场,开展了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中国田径大众达标畅步活动等各类全民健身品牌活动656场次,全民运动、全民健身的市民生活已成为一种新方式。
山水龙泉驿、活力大运城。后大运时代,龙泉驿城市发展气象万千,更多的大运底蕴已融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享受大运带来的城市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在为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