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城事 政务 问政 大运会 国内 评论 汽车 房产 教育 美食 文旅 财经 三农 医美 视频 史话
龙泉驿生活圈LOGO >>新闻中心 城事 正文

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的智与质


掌握龙泉核心思想 懂你更懂龙泉驿|2021-2-4 16:23|来源:成都日报


  如果你想快速了解过去五年的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请按下“快进键”,它会被浓缩在这样一串数字中: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5.2亿元,同比增长3.9%,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首位,经济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区第27位,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在218家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18位,吸收利用外资位列前10名。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未来五年的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同样请按下“快进键”,答案清晰明了: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先进汽车智造区、美好生活品质城”,努力走在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前列。

  目标既定、方向更明,站在“十三五”与“十四五”的交汇点上,处于全省县域经济之首的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显现出“智”与“质”,这是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发展的辩证法,也是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的辨识度,既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要建设品质城市。□吴飞(图片由龙泉驿区委宣传部提供)

  智造

  “龙泉造”的精与进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经济社会发展备受冲击。

  彼时,陈晶晶作为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经信局派驻到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的“一对一”服务专员,要负责协调解决企业的各种困难:缺少防护物资,人工、原材料、零部件短缺,物流受限……

  汽车制造是一个高度协作的产业,一家整车企业的复工复产,就意味着一大群配套企业的同步协作。在疫情防控最劲的关键时期,8个服务专班、数百位像陈晶晶这样的专员选择“逆行”奋斗在一线。

  2020年春天,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的汽车产业在“暖企春风”中迅速复苏。

  因疫情曾在年初按下“暂停键”的各个重大项目,以只争朝夕的姿态跑出“加速度”,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的复工复产速度位居成都市前列,规上企业复工率在全市率先达到100%。

  惠企纾困“恰逢其时”,看似疫情之下的创新“应急之举”,背后,是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厚积薄发”。

  多年耕耘下,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的汽车产业早已枝繁叶茂——

  聚集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神龙、吉利、沃尔沃等整车企业11家,开创了同时聚集3家国内十大汽车集团的先例。一汽大众发动机、博世底盘等300余个关键零部件项目,孔辉科技、成都中法国际汽车博览城等一批产业高端项目,构建起集原材料生产供应、整车和零部件研发制造、汽车后市场增值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但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并不满足于“制造”,将目光瞄向“智造”。

  “十三五”时期,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不断优化产业生态,迈向“先进汽车智造区”——

  吉利、沃尔沃、神龙三大新能源整车项目落地;中国信通院车联网创新中心、西门子智能网联、亿华通氢能源等前沿项目启动建设;充电桩、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加快布局,引领汽车产业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升级。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全年汽车产量57.8万辆,同比增长12.4%,其中,新能源汽车25398辆,同比增长23%。

  时代不断发展,眼界决定境界。在“大块头”资源越来越有限、越来越难招引的背景下,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从招大引强到外引内培并重转型,拓展产业链、发展新经济,为下一步攀高提供持续动力。

  优存量、育增量,调结构、提质效,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多元共兴发展格局逐步呈现——

  坚持创新驱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高质量培育创新主体,新增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6家,新增市级以上创新研发平台22家;110万平方米高品质科创空间加快建设;新引进科创项目10余个、高层次人才30余人;预计2020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20亿元。

  培育多元产业。围绕产业链做加法,“汽车+”“体育+”“生态+”等新经济新业态相继涌现,汽车服务业、赛事服务业、康养服务业、文旅服务业创新发展和错位发展;营造特色消费场景,“等风来”“半山归墅”等特色民宿成为网红打卡地;自主培育的康华生物等4家企业成功上市,初步形成“一主多元、融合共兴”的产业发展格局,预计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67亿元。

  从重大项目投资到产业布局,从人才虹吸到高质量发展,每一个布局和谋划,都展现了不断创新、提升突破的“龙泉之智”。

  品质

  筑城的快与慢

  筑城的初心是要回应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的宏大叙事,终究要回归到人本坐标。

  位列“全国百强区”的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经济实力雄厚、产业优势突出,但城市建设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滞后于产业发展的步伐,“产”“城”矛盾不可忽视。

  当成都“东进”的脚步遇上大运会的“东风”,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站在了新的时代风口——进一步审视和把握“时”与“势”,着眼于“办赛、营城、兴业、惠民”,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一个“质”字,包含了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自我革新的勇气和魄力:既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更要建设品质城市。

  2018年底,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权花落成都,随后,大运会开幕式和主要赛事举办场馆落子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2019年底,东安新城在这场变革中应运而生。

  在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的决策层看来,在这样的地理方位建一座新城,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城市建设转型升级、提高功能品质的必然选择。

  两年来,东安新城一天天加速长成:东安湖体育公园“一场三馆”建筑形态呈现,主体全面封顶;东安湖体育公园示范区完成蓄水;东西城市轴线途经东安新城北侧,将作为大运会比赛期间重要的交通廊道;锦绣天府花卉公园正悄然描绘公园城市的乡村画卷。

  这里是新城,但也不止于新城。东安街道党工委书记黄与红表示,这里肩负城市示范区、产业增长极的使命,承载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的期盼,乘大运会之势,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和游客见证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新貌。

  白纸作图、平地起楼,展现的是筑城的速度和激情。与此同时,精细化治理的“慢功夫”渗透在城市发展点滴之中。

  在航天南北路的绿道上,小游园、健身器材、科技元素的景观装置沿途而设,清晨、午后、黄昏,男女老少,或独行,或结伴,步子慢了下来,心情舒展开来,享受工作以外的闲暇时光。

  “这条贯穿南北两公里的航天绿道,成为让龙泉人幸福感满满的‘上班的路’‘回家的路’。”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居民仇思超感慨道。

  在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城区,建成后的“航天绿道”与“星光绿道”交汇,形成了一横一竖的城市绿色动脉,支撑起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中心城区的绿色骨架。

  近年来,细心的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市民还发现:影响市容市貌的违章搭建不见了、街头巷尾乱停乱放的非机动车不见了、泥泞的小路不见了……城乡居民居住环境焕然一新,最美“城市天际线”映衬着蓝天白云。

  新城加速长成,老城有机更新。蜕变的背后,是营城理念的创新:从“产城人”转向“人城产”,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寻求新的增长动力。

  细数民生账本,“十三五”期间,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新增教育学位3.8万个、医用床位1759个,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在65%以上,2020年空气优良天数较2015年增加104天,城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方位增强。

  回望来路,五年砥砺奋进,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一路乘风破浪,交出喜人答卷;展望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谱写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先进汽车智造区、美好生活品质城”崭新篇章。

  

滚动播报
 
编辑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范围 | 免责声明
监督/举报/投诉邮箱:461593798@qq.com 受理范围:本网可能存在的违法和不良信息、冒充龙泉驿在线开展违规新闻采访及经营等
欢迎龙泉驿各单位、广大网友投稿给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您的来稿,写作交流,请 点此加入QQ群
备案号:蜀ICP备18021404号-2
返回顶部